
(2015年7月3日建立,7月3日最近一次修改)
一、自然情况
姓名:王勇
性别:男
出生:1977.9.25
籍贯:内蒙古通辽市
学历:博士研究生
学位:法学博士(法学理论专业)
职称:副教授
单位: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
E-mail:13998472366@126.com
电话:13998472366
地址:(邮编116024)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大连海事大学法学楼105室
二、学习及工作经历
——2004年9月—2007年12月,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
——2001年9月—2004年7月,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
——1997年9月—2001年7月,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本科
——2011年3月至今,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基础法系教师
——2008年11月—2011年3月,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
——2008年11月—2011年3月,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研究人员
——2005年8月—2008年11月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,吉林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教师
三、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
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和宪法学,侧重于晚清立宪观念史、司法制度的研究。
主要承担课程:本科生法理学课程、研究生法理学课程
四、主要学术兼职
——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
——辽宁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
——辽宁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
——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
——“新法学·青年论坛”筹委会委员
五、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
—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·国家治理中的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(批准号:15BFX004),2015年,资助金额20万,在研;
——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·近代立宪观念史的演变逻辑(批准号:11YJC820126),2011年,资助金额7万,完成;
——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问题研究(批准号:2014lslktzdian-07),2014年,资助金额1万,完成;
——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·创新社会管理与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(批准号:L11DFX023),资助金额0,在研;
——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课题·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(批准号:2011lslktfx-03),资助金额0,完成。
六、主要科研成果,独撰
1.CSSCI期刊类
——《当代国家治理模式中宪法实践的困境与出路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2015年第3期;(CSSCI)
——《当代海洋权益争端中的法律、政治与文化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2015年第3期;(CSSCI)
——《关键词与中国宪政史研究的意义》,载《读书》2013年第4期;(CSSCI)
——《近代中国法理观念谱系中的新陈代谢》,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3年第10期(CSSCI)
——《传统政教观与晚清立宪观念的谱系沿革》,载《当代法学》2012年第4期;(CSSCI)
——《清末立宪运动的观念史演变背景及其内在逻辑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11年第1期;(CSSCI)
——《晚清立宪与近代政治观念嬗变的基础性思维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0年第6期;(CSSCI)
——《法律移植研究与当代中国的法律现代化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08年第4期;(CSSCI)
——《法律社会学及其中国研究进路的初步思考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07年第2期;(CSSCI)
——《转型社会与关于法治中国的想象的重组》,载《现代法学》2006年第6期;(CSSCI)
——《迈向反思的法理学》,载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5期;(CSSCI)
——《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学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05年第6期;(CSSCI)
——《如何寂寞、如何欢愉》,载《当代法学》2005年第1期;(CSSCI)
2.集刊及文集类论文
——《迈向知识的法理学》,载《社会科学论坛》2006年第1期;
——《法律:自由的秩序保障?》,载《中国书评》2005年第2辑;
——《文化阐释进路下的知识观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一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;
——《简单的复杂叙说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一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;
——《走向动态的科学知识观念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一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;
——《社会学法理学中的法律的稳定与发展》,载《法律与中国:法学理论博士论坛》(第五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——《问题建构与理论分析——<评地方性知识与法律本土化>》,载《法律与中国:法学理论博士论坛》(第五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——《建构中国法律哲学的前提性准备》,载《分析与批判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——《法律如何被信仰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二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;
——《集体选择与确获保障的自由领域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二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;
——《规范认识危机与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思考》,载《知识与法律》(第二辑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;
——《关于中国转型期的法律社会学思考》,载《法治与社会公平》(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论文集),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;
——《“走出去”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辑刊》2008年总第26期;
——《思想与实践: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现代化》,载《法制现代化研究》2009年第12卷;
3.报纸类文章
——《拉德布鲁赫:最后的古典法律哲学》,载《人民法院报》,2005年9月2日,B1版;
——《法律与道德:法学中的好望角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,2005年9月3日,第3版;
——《强理想主义与政制话语的历史逻辑》,载《新京报》,2008年5月24日;
——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问题意识》,载《社会科学报》,2009年1月8日,第5版;
——《依法治国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》,载《大连日报》,2014年11月11日理论版。
4.出版图书
——主编:《法理学》,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;
——副主编:《法律与中国:法学理论博士论坛》(第五卷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——副主编:《法理学教程》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