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4日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民法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民本模式研究”项目组在大连海事大学法学楼208会议室召开第一次项目组研究成果汇报研讨会。会议由首席专家王利民教授主持。

本次会议上,各子课题完成并提交的阶段性成果有:
总论:
1.王利民:中国民法文化现代化的传统性(12000字);
2.赵忠江:民法精神(5000字);
3.杨晓楠:民法精神与宪法精神关系研究(4000字)。
子课题一:
1.刘艺工:试论人民主体地位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(9000字);
2.罗海山:契约、理性、人本:民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三重契合维度(13000字)。
子课题二:
1.石 悦:民法自律构序的道德诉求(14000字)
2.王俊峰:试论民法精神视野下的养老服务社会化(6000字)
子课题三:
1.李燕涛:实践理性、民法精神与法治文化的培育(13000字);
2.丁 轶:动态秩序的民法型塑(18000字);
3.丁 轶:守法自律的民法实现(23000字)。
子课题四:
1.张婧飞:行政主体多元化——还权“社会”(6000字);
2.顾荣新:从工具到民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型(5000字)
子课题五:
尚海涛:良法: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制度构造(12000字)。
以上合计14万字,约占项目最终成果字数(50万字)的四分之一。根据2017年2月结项的要求,研究进度滞后。
会上,王利民、赵忠江、杨晓楠、刘艺工、罗海山、王俊峰、丁轶、张婧飞、顾荣新分别就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介绍。与会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。
王利民教授对各子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,并就今后成果研究提出了要求。会后,王利民教授形成了《项目成果简要格式规范》,由项目组统一适用。
